台灣各地的作醮皆為不定期,唯獨埔里每隔十二年,為神明舉辦場面浩大的祈福儀式,透過這場盛會,謝天、謝地、謝人。
埔里作醮的歷史開始於西元1900年,距今已有111年歷史,來自於廈門的總理陳瑞芳等人為渡台開墾,在湄洲天后宮恭請一尊大媽神像至台灣,抵達台灣鹿港後,將神像暫奉於鹿港媽祖廟中,陳瑞芳等人遷入埔里後,將媽祖供奉於一間名為「恆吉行」的雜貨店,由於神靈顯赫有越來越多信眾,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。
有百年歷史的埔里作醮,埔里人遵守與神明的約定,十二年的週期都無間斷,唯獨因九二一集集大地震而延後一年,
每逢鼠年或兔年,埔里人便記得舉醮,儀式進行期間,全鎮都要吃素,我們大學生也不例外,為地方作平安祈福,外地人此時進來埔里,在宗教氣氛感染下,也自然順應習俗。
作醮的總壇會設立於媽祖廟,並有東南西北四柱醮壇,從四柱的規劃,可看見台灣民俗的多樣面貌。
清光緒13年時陳瑞芳家族打算遷回鹿港,於是將恆吉行設施以基地捐出,整修更名「恆吉宮」,後來在地方士紳的籌措下,將媽祖廟重新再建,新廟落成時,為求地方平安舉行地一次醮祭活動,當年歲次庚子。
民國13年時,廟宇遭風雨毀損,地方倡議整建,再度舉醮,當時是甲子年,與第一次建醮事隔24年,恰巧是子年,在法會期間諸位主執事人員便相約許願,為了祈求地方的長久平安,往後每逢子年舉醮,三年後逢卯年再辦三獻祭典,以示醮祭圓滿成功。
醮壇與四大柱
醮壇可分為內壇與外壇,內壇也就是總壇,是整個醮祭活動中最重要的地方,因為大部份的科儀都是在內壇裡舉行,而且所有醮祭活動的細節和規定也大多由內壇管理及掌控,同時因為內壇中設有三清壇、斗燈及鑑醮尊…等,所以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,因此舉醮期間,禁止外人進入,就算主執事者要進入也必須內外清靜,不可以穿載獸皮製的衣物鞋帽等,因此一般民眾對於內壇相當陌生而感到神秘;因為埔里地區的醮祭是源自於恒吉宮媽祖廟,因此每回內壇都設在媽祖廟裡。 |
至於外壇則是一般人所熟悉的醮壇,它主要的功能是做為各個角頭祭拜普渡的場所,因此重要性遠遠不如內壇,但是由於醮壇具有開放性,約束較少,同時加上醮壇的外型壯觀華麗,反而成為醮祭活動中最吸引的地方。 醮壇一般使用竹子或木材搭建,但近來亦有使用鐵架,分有數層,高有十餘丈,而且每層都會有精采的人物和歷史故事的造型電動人偶,加上裝有各種燈飾,因而在夜晚燈光燦爛、五彩繽紛,十分美麗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